文章转载来源: Foresight News
作者:Christian Catalini,Lightspark 联合创始人
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
美国正受益于经济学家所谓的 「过分特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发行国,美国能够以本国货币借款并支持新的开支。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可以随意印钞,国债仍必须在公开市场上吸引买家。幸运的是,美国国债被广泛视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资产,它需求强劲,尤其是在危机时期,是投资者普遍的避险选项。
谁从这种 「过分特权」 中获利呢?首先是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他们在财政和货币政策决策上获得了额外的灵活性。其次是银行,它们处于全球资金流动的核心,赚取费用并获得影响力。但真正的赢家是美国公司和跨国企业,它们能用本国货币开展业务,并且能比外国竞争对手更廉价地发行债券和借款。另外还有消费者,他们享有更强的购买力、更低的借贷成本以及更容易负担的贷款。
结果如何呢?美国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借款,长期维持更高的赤字,并抵御那些可能使其他国家陷入困境的经济冲击。然而,这种 「过分特权」 并非理所当然,而是必须争取的。它取决于美国的经济、金融和地缘政治实力。归根结底,整个体系都依赖于一个关键因素:信任。对美国机构、治理和军事力量的信任。最重要的是,相信最终美元仍然是存放全球储蓄最安全的地方。
所有这些都对特朗普政府提议的比特币储备有着直接的影响。比特币储备的支持者们对比特币长期战略作用的看法并非错误,只是时机未到。当前,真正的机遇并非简单地囤积比特币,而是主动引导比特币融入全球金融体系,以强化而非削弱美国的经济领导地位。这意味着要同时利用美元稳定币和比特币,确保美国引领下一个金融基础设施时代。
在探讨这一点之前,让我们先剖析储备货币及其发行国所扮演的角色。
储备货币的兴衰
历史表明,储备货币属于世界经济和地缘政治的主导国家。在鼎盛时期,主导国家制定贸易、金融和军事力量的规则,赋予其货币全球信誉和信任。从 15 世纪的葡萄牙雷亚尔到 20 世纪的美元,储备货币发行国塑造了市场和制度,引得其他国家纷纷效仿。
但没有一种货币能永远占据主导地位。过度扩张,无论是因战争、高昂的扩张行动还是不可持续的社会承诺,最终都会侵蚀信誉。曾因拥有来自拉丁美洲大量白银储备而坚挺的西班牙八里尔银币,随着西班牙债务不断增加和经济管理不善,其主导地位逐渐衰落。荷兰盾因无休止的战争耗尽荷兰资源而逐渐式微。18 世纪和 19 世纪初占据主导地位的法国法郎,在革命、拿破仑战争和金融管理不善的重压下走向疲软。而曾经作为全球金融基石的英镑,在战后债务的重压以及美国工业崛起的影响下,逐渐瓦解。
历史的教训显而易见,经济和军事力量或许能造就一种储备货币,但金融稳定和制度领导力才确保其地位。失去了这些基础,特权也就消失了。
美元的统治地位即将终结?
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时间起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美元巩固了其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甚至更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主要全球债权国时就已初现端倪。无论从哪个时间点算起,美元已经主导了世界经济 80 多年。以历史标准来看,这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但并非史无前例 ,英镑在衰落之前也统治了大约一个世纪。
如今,有人认为美国的世界霸权正在瓦解。中国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电动汽车和先进制造业方面的快速发展标志着权力的转移。此外,中国在对塑造未来至关重要的关键矿产方面拥有重要控制权。其他警示信号也在不断出现。a16z 联合创始人马克・安德森称 DeepSeek 的 R1 发布对美国来说是一个 「人工智能斯普特尼克时刻」,这是一个警钟,表明美国在新兴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不再稳固。与此同时,中国在空、海、网络空间不断扩大的军事实力,以及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影响力,引发了一个紧迫的问题:美元的主导地位是否受到威胁?
部分主要经济体债务占 GDP 的百分比。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简短的答案是:还没有。尽管债务不断增加,且有虚假信息宣传美元即将崩溃,但美国并未处于财政危机的边缘。的确,债务与 GDP 的比率处于高位,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支出大增之后,但仍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当。更重要的是,全球贸易绝大多数仍以美元进行。人民币在一些国际结算中正在缩小与欧元的差距,但远远不足以取代美元。
真正的问题不是美元是否会崩溃,它不会。真正令人担忧的是美国能否维持其在创新和经济实力方面的领先地位。如果对美国机构的信任受到侵蚀,或者美国在关键产业中失去竞争优势,美元主导地位的裂缝可能就会开始显现。那些押注美元衰落的不仅仅是市场投机者,还有美国的地缘政治对手。
这并不意味着财政纪律无关紧要。它极其重要。通过政府效率部(DOGE)或其他方式减少支出并提高政府效率,将是一个值得欢迎的转变。精简过时的官僚机构、清除创业障碍、促进创新和竞争,不仅可以削减浪费性的公共支出,还能增强美国经济实力并巩固美元的地位。
再加上美国在人工智能、加密货币、机器人、生物技术和国防技术方面的持续突破,这种方式可以效仿美国对互联网的监管和商业化模式,推动新一轮经济增长,并确保美元仍然是世界无可争议的储备货币。
比特币储备能否巩固美国的金融领导地位?
这就引出了比特币战略储备的想法。与传统储备资产不同,比特币缺乏国家机构和地缘政治力量的历史支撑,但这恰恰是关键所在。它代表了一种新范式:没有国家支持,没有单点故障,完全全球化且政治中立。比特币提供了一种在传统金融体系约束之外运作的替代方案。
虽然许多人将比特币视为计算机科学的突破,但其真正的创新更为深远:它重新定义了经济活动的协调方式以及价值的跨境转移方式。作为一个去中心化、无需信任的系统(且其匿名创造者不施加任何控制),比特币区块链充当了一个中立、通用的账本,这是一个独立的框架,用于记录全球信贷和债务,而无需依赖中央银行、金融机构、政治联盟或其他中介机构。这不仅使其成为一项技术进步,更在全球范围内从结构上改变了金融协调的运作方式。
这种中立性使比特币对历史上曾导致法定货币体系瓦解的债务危机和政治纠葛具有独特的抵御能力。与深深依赖国家政策和地缘政治变化的传统货币体系不同,比特币的运作不受任何单一政府的控制。这也使其有潜力成为那些原本抵制金融一体化或完全拒绝统一账本系统的国家之间的通用经济语言。例如,美国和中国不太可能信任对方的支付渠道,尤其是随着金融制裁日益成为经济战的有力工具。
那么,这些分裂的系统将如何相互作用呢?比特币可能成为桥梁:一个全球通用、信任要求降至最低的结算层,连接原本相互竞争的经济领域。当这一构想成为现实时,美国持有战略比特币储备无疑将具有意义。
但我们尚未达到这一步。为了使比特币超越投资资产的范畴,必须开发关键基础设施,以确保可扩展性、建立现代合规框架,并为实现主流采用提供与法定货币无缝对接的渠道。
比特币储备的支持者们对其潜在的长期战略作用的看法并非错误,只是时机未到。让我们来说明一下原因。
国家为何要维持战略储备?
各国储备战略物资的原因很简单:在危机中,获取物资的便利性比价格更重要。石油就是典型例子,虽然期货市场可以进行价格套期保值,但当供应链因战争、地缘政治或其他干扰而中断时,再多的金融手段也无法替代手头的实物石油。
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其他必需品,如天然气、粮食、医疗用品,以及越来越重要的关键原材料。随着世界向电池驱动技术转型,各国政府已经在储备锂、镍、钴和锰,以应对未来的短缺。
货币也是如此。背负大量外债的国家持有美元储备,以便进行债务展期,并防范本币危机。但关键的区别在于:目前没有国家背负大量比特币债务,至少目前还没有。
比特币支持者认为,比特币长期价格走势使其显然是一种储备资产。如果美国现在买入,随着比特币的采用不断增加,这笔投资的价值可能会成倍增长。然而,这种做法更符合主权财富基金的策略,即专注于资本回报,而非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储备策略。它更适合那些资源丰富但经济失衡的国家,它们希望获得不对称的财务收益,或者适合那些央行薄弱、希望比特币能稳定其资产负债表的国家。
那么美国的情况如何呢?它目前还不需要比特币来维持经济运转,而且尽管特朗普总统最近宣布成立主权财富基金,但加密货币投资可能主要留给私人市场进行有效配置。建立比特币储备的最有力理由并非出于经济必需,而是出于战略定位。持有储备可以表明美国正在果断押注引领加密货币领域,建立明确的监管框架,并将自己定位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全球中心,就像其数十年来在传统金融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一样。然而,在现阶段,此举的成本可能超过收益。
比特币储备为何可能适得其反
除了积累和保障比特币储备的后勤挑战之外,更大的问题在于认知,而且成本可能很高。在最糟糕的情况下,这可能表明人们对美国政府维持债务的能力缺乏信心,这是一个战略失误,会让俄罗斯和中国等地缘政治对手占得先机,这两个国家长期以来一直试图削弱美元的地位。
俄罗斯不仅在国外推动去美元化,其官方媒体多年来一直在传播质疑美元稳定性、预测其即将衰落的言论。与此同时,中国采取了更直接的方式,扩大人民币的影响力和数字支付基础设施,包括通过主要面向国内的数字人民币,挑战美国主导的金融体系,尤其是在跨境贸易和支付方面。在全球金融领域,认知至关重要。预期不仅反映现实,还会塑造现实。
如果美国政府开始大规模积累比特币,市场可能会将其解读为对美元本身的对冲。仅这种认知就可能促使投资者抛售美元或重新配置资本,从而削弱美元地位。在全球金融领域,信念驱动行为。如果足够多的投资者开始怀疑美元的稳定性,他们的集体行动就会将这种怀疑变为现实。
美国的货币政策依赖于美联储管理利率和通胀的能力。持有比特币储备可能会发出相互矛盾的信号:如果政府对自身的经济工具充满信心,为何还要储备一种不受美联储控制的资产呢?
比特币储备会单独引发美元危机吗?非常不可能。但它也可能无法强化现有体系。在地缘政治和金融领域,非必要的失误往往代价最为高昂。
战略引领,而非投机
美国降低债务与 GDP 比率的最佳方式不是通过投机,而是通过财政纪律和经济增长。历史表明:储备货币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那些衰落的储备货币往往是由于经济管理不善和过度扩张。为了避免重蹈西班牙八里尔银币、荷兰盾、法国里弗尔和英镑的覆辙,美国必须专注于可持续的经济实力,而非冒险的金融赌注。
如果比特币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美国将是损失最大的国家。从美元主导到基于比特币的体系,不会有平稳的过渡。有人认为比特币的升值可以帮助美国 「偿还」 债务,但现实会残酷得多。这样的转变将使美国为其债务融资并维持其经济影响力变得更加困难。
虽然许多人认为比特币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交换媒介和记账单位,但历史并非如此。黄金和白银之所以有价值,不仅因为它们稀缺,还因为它们可分割、耐用且便于携带,使其成为有效的货币,就像如今的比特币一样。同样,中国早期的纸币最初并非作为政府强制推行的交换媒介出现。它从商业本票和存款凭证演变而来,这些凭证代表了已经被信任的价值储存形式,之后才作为交换媒介获得更广泛的认可。
法定货币通常被视为这一模式的例外,由政府宣布为法定货币后,它立即作为交换媒介发挥作用,随后成为价值储存手段。但这过于简化了现实。赋予法定货币力量的不仅仅是法律规定,还有政府强制执行税收的能力以及通过这种权力履行债务义务的能力。由拥有强大税收基础的国家支持的货币具有内在需求,因为企业和个人需要它来结清债务。这种征税权力使法定货币即使没有直接的商品支持也能保持价值。
但即使是法定货币体系也不是凭空建立的。从历史上看,它们的可信度源于人们已经信任的商品,最典型的就是黄金。纸币之所以被接受,正是因为它曾经可以兑换成黄金或白银。向纯粹法定货币的转变,是在这种信任经过数十年强化后才得以实现。
比特币正遵循类似的发展轨迹。如今,它主要被视为一种价值储存手段,波动性较大,但逐渐被视为 「数字黄金」。然而,随着采用范围的扩大和金融基础设施的成熟,比特币作为交换媒介的作用可能会随之而来。历史表明,一旦一种资产被广泛认可为可靠的价值储存手段,向功能性货币的转变就是自然而然过程。
对美国来说,这带来了重大挑战。虽然存在一些政策杠杆,但比特币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各国对货币的传统控制。如果它作为全球交换媒介获得认可,美国将面临一个严峻的现实:储备货币地位不能轻易放弃。
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应该抵制或忽视比特币,相反,它应该积极参与并塑造比特币在金融体系中的角色。但单纯为了价格升值而购买和持有比特币也不是答案。真正的机遇更大,但也更具挑战性:推动比特币以强化美国经济领导地位的方式融入全球金融体系。
美国的比特币平台策略
比特币是最成熟的加密货币,在安全性和去中心化方面无可比拟。这使其成为主流采用的最强有力候选者,首先作为价值储存手段,最终作为交换媒介。
对许多人来说,比特币的吸引力在于其去中心化的特性和稀缺性,这些因素随着采用率的加速而推动其价格上涨。但这是一种狭隘的观点。虽然比特币在普及过程中会继续增值,但对美国来说,真正的长期机遇不仅仅在于持有它,还在于积极引导其融入全球金融体系,并将自己确立为比特币金融的国际中心。
对于除美国之外的每个国家来说,单纯购买和持有比特币是一种完全可行的策略,既能加速比特币的采用,又能获得财务收益。但美国面临的利害关系要复杂得多,必须采取更多行动。它需要一种不同的方法,不仅要维护其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角色,还要推动以美元为 「平台」 的大规模金融创新。
这里的关键先例是互联网,它通过将信息交换从专有网络转移到开放网络,改变了经济格局。如今,美国政府面临着与互联网出现前的企业类似的选择,因为金融轨道正朝着更加开放和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转变。就像那些接受互联网开放架构的公司蓬勃发展,而抵制的公司最终被淘汰一样,美国对这一转变的态度将决定它是保持全球金融影响力,还是将阵地让给其他国家。
一个更具雄心、面向未来的策略的第一大支柱,是将比特币视为一个网络,而不仅仅是一种资产。随着开放、无需许可的网络推动新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现有企业必须愿意放弃一些控制权。然而,这样做,美国可以开启重大的新机遇。历史表明,适应颠覆性技术的国家会加强自身地位,而抵制的国家最终会失败。
与比特币相辅相成的第二大关键支柱,是加速美元稳定币的采用。通过适当监管,稳定币可以强化公私合作关系,这一关系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支撑了美国的金融主导地位。稳定币不会削弱美元的霸主地位,反而可以巩固它,扩大美元的影响力,提高其效用,并确保其在数字经济中的相关性。此外,与行动迟缓、官僚主义的央行数字货币或国际清算银行 「金融互联网」 等定义模糊的统一账本相比,稳定币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敏捷的解决方案。
但并非每个国家都愿意采用美元稳定币或完全在美国监管框架内运作。这就是比特币发挥关键战略作用的地方,它可以作为核心美元平台与非地缘政治盟友经济体之间的桥梁。在这种情况下,比特币可以作为一个中立的网络和资产,促进资金流动,同时强化美国在全球金融中的核心作用,从而防止美国将阵地让给人民币等竞争货币。
如果美国成功实施这一策略,它将成为比特币金融活动的中心,从而拥有更大的影响力,按照美国的利益和原则来引导这些资金流动。
这是一个微妙但可行的策略,如果有效实施,可能会使美元的影响力延续数十年。与其简单地囤积比特币储备,从而可能暗示对美元稳定性的怀疑,不如战略性地将比特币融入金融体系,在网络上推动美元和美元稳定币的发展,这将使美国政府成为积极的管理者,而非被动的旁观者。
好处是什么呢?一个更加开放的金融基础设施,而美国仍然控制着 「杀手级应用」—— 美元。这种方法类似于 Meta 和 DeepSeek 等公司的做法,它们通过开源人工智能模型来设定行业标准,同时在其他方面实现盈利。对美国来说,这意味着扩展美元平台,并使其与比特币实现互操作,确保在加密货币发挥核心作用的未来,美元仍然具有相关性。
当然,与任何应对颠覆性变革的举措一样,这一策略也存在风险。但抵制创新的代价是被淘汰。如果有哪一届政府能够成功实施这一策略,那就是本届政府,它在平台竞争方面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并且清楚地认识到,保持领先地位并非要控制整个生态系统,而是要如何在其中获取价值。
文章来源互联网:区块链资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