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来源: 链上观
解释下为何「大环境变了」?本质上,这一波 AI Agent 卷起的热潮,是对过去 Crypto 僵化系统的一次大洗牌:
从 infra 堆叠——>AI Agent 应用前置?
过去「交付」一条公链需要 1-3 年的长周期耕耘,Roadmap 走完,TGE 之后,却发现用户和应用生态落地难以匹配市场预期价值,出现很多脱离市场实际需求的 infra;
以后无论什么项目,先让 AI Agent 应用在链上 Run 起来,让 AI Agent 的功能、性能、体验来说话佐证链 infra 的技术基础。用应用前置来验证市场需求,避免带着解决方案却无落地应用。
从 VC 轮次融资——>社区 MEME 化启动?
过去 VC 资本驱动着天王级项目的诞生,一级市场的信息差垄断导致了二级的获利空间愈发逼仄,导致西方资本和东方资本互不接盘,VC、交易所间攒局,Token 上线高 FDV 阴跌不休等诸多问题;
以后项目以开源 Public Good 的形式构建项目,短期无白皮书,但有 Github 开源库,无 Roadmap,但有看得见的产品应用,直接面向二级市场融资,让 AI Agent 自主管理资产,用资产池的不断壮大,Holder 的不断增长来为项目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早期 Builder 只需持续赋能项目即可。
从撸空投——>Partner 共建?
过去项目方为了获取早期用户、流量等通常会给出一定比例的空投,用户为了撸空投持续贡献 Gas 和时间,但这造成了要么撸一票获利出逃的「女巫社区」文化,给项目带来后续运营压力,要么一众撸 er 长期被项目方 PUA,迟迟不兑现预期或空陪跑,矛盾和冲突不可避免,双输;
以后项目方用 MEME 化二级方式开盘,设计适合持续增长的 Tokenomics(LP 手续费、交易税收、预留份额释放等),这个过程中社区用户即是早期投资人,又是扩大社区共识的持续共建人,基本最终陪跑能获利的基本都值得,双赢。
从 CEX 上币终局——>链上 DEX 统治?
过去大部分项目在 DEX 阶段都是低流通、低用户群,只有通过 Tokenomics 设计、持续的社区口碑和增长、以及资源「勾兑」才能求得 CEX 的门票,重压之下一部分项目都会在 TGE 之后躺平;
以后大部分项目都选择在 DEX 阶段就持续 Build,链上 DEX 会承接大部分市场流动性,虽然链上繁荣会呈现「乱纪元」,但优质的项目方有更大概率能「草根逆袭」,而不用在旧体系的 CEX 话语权下被埋没,逐渐会趋向 DEX 为主,CEX 只作为流动性的补充而存在?
从企业家「不说人话」——>创始人「嬉笑怒骂」?
过去市场很内卷,项目有很多,以至于头部项目和尾部项目存在天壤相隔的差距,头部项目创始人功成之后开始务虚,做公益、搞慈善、清真味十足;
以后的项目方,不和社区打成一片,不始终扑在产品一线,市场和生态基本很难有冒头的时候,全新的市场运转规则,会导致创始人不得不跑在一线「嬉笑怒骂」,虽然这也会招致质疑,但一个「真实」的 Dev 形象总好过高高在上的「企业家」?至少从散户视角出发看。
注:以上转型洗牌并非绝对,也不会一蹴而就,更可能衍生出多种模式混合的打法,初期大概率也会问题丛生,但无论如何都是突破现状僵化系统的一缕曙光。
文章来源互联网:区块链资讯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