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来源: Felix
作者:Justin Bons, Cyber Capital创始人
编译:Felix, PANews
编者按:5月3日,Cyber Capital创始人Justin Bons在X平台发文,指责SUI代币经济学过于中心化,超80亿枚SUI被质押,且超过84%的质押供应被创始人持有,同时没有任何锁仓期和法律保证。近日Justin Bons再次发文,对NEAR协议进行了”中立“解读,主要包括其分片模式和治理机制。以下为内容全文:
NEAR可以通过分片扩展满足需求。现在有6个分片被委托给467个无需许可的验证者。NEAR致力于无状态验证和动态装载平衡。ETH和SOL最好保持警惕,否则NEAR会吞掉其市场份额。
目前NEAR分片没有完全实现。尽管所有验证者仍然验证所有分片,NEAR的TPS仍可以超过1000,与SOL保持一致。几年后随着路线图的实现,NEAR的TPS可能会超过10万。这就是分片的力量。
这里的核心是“并行”。SOL通过并行化(多线程)在单台计算机中实现了这一点。分片通过在多台计算机之间分配工作负载,将其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从而在增加容量的同时保持去中心化。
这就是解决区块链三难困境的方法。真正的横向扩展,解锁未来数百万的TPS。这其中权衡的不是安全性或去中心化,而是速度。由于跨分片通信,分片在最终完成之前会有几秒的延迟。
SOL为了速度牺牲了容量。像NEAR、EGLD和TON这样的分片链牺牲了速度来换取容量。这就是为什么作者更倾向于分片,与“L2 扩展”不同,这种权衡至少是有效的。
作者称不太关心L2的数据可用性。但有趣的是,NEAR提供了比以太坊更多的数据可用性,而且更便宜。总有一天,像NEAR这样的链也会更加安全。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就没有理由再使用以太坊了。
NEAR还采用了新颖的分片模式。由于区块生产者不会在分片中创建区块,而是将其区块/分片添加到单个区块中。这有助于提高可组合性,同时仍将状态工作负载分散到多个分片上。这是真正独特的设计。
NEAR的代币经济学也很出色。采用与以太坊类似的模式,将费用销毁与尾部通胀相结合,这或许是区块链的理想经济设计。因为其结合了长期可持续性和更大的稀缺性潜力。
然而,作者非常不认可NEAR的治理机制,更重要的是不认可NEAR的发展方向。因为NEAR试图削弱大额代币持有者的权力。坚称"一人一票"之类的理念。
这与NEAR应该优先考虑的、符合利益相关者的治理设计完全背道而驰。因为区块链根本不民主。NEAR正试图用民主来平衡他们的设计,实际上,这严重削弱了NEAR的治理。民主的设计需要许可元素,只要“人类证明”这一问题没有解决,就无法民主。可以在NEAR中看到这一点,加入一个“工作组”需要填写表单。
NEAR确实有一个链上资金库。这是一种优秀,甚至可能是关键的机制,而大多数区块链都缺乏这种机制。可惜资金库目前仍由基金会控制。
NEAR治理好坏参半。在这里要提醒大家,没有一条区块链能满足作者所有的标准。没有什么是完美的,在大多数区块链中,治理往往是最不成熟的模块。希望NEAR未来能在利益相关者投票上有所建树。
作者称不喜欢NEAR设计的另一个方面是“开发费用”。部分收入将返还给创建该代码模块的人。然而,这通常是在合约之外制定的,并不符合市场期望,因为会导致效率低下。
在Justin Bons看来,对分片的各种批评都站不住脚。
批评1. 单一分片安全性较差
分片共享相同的安全保证。除了DDoS攻击外,只要有足够数量的节点,就可以轻松缓解此类攻击。由于随机分配验证者分片,攻击者无法选择他们最终验证的分片。因此,攻击单个分片的唯一方法是攻击整个L1。从数学上讲,控制单个分片的机会微乎其微。
批评2. 分片破坏了可组合性
这也是不正确的,因为由于设计的固有性质,所有分片之间保持了完美的可组合性。由于所有分片都是相同的,是同一共识机制的一部分,因此可以实现原生互操作性。
这正是NEAR对跨分片TX所做的事情。几秒钟的延迟并不等同于破坏可组合性。这也是为什么L2s之间无法完全实现无缝互操作的原因。因为你正在处理不同的规则集和power blocks。
由于EGLD和TON已全面实现分片,NEAR落后于部分竞争对手。这是因为NEAR在此过程中增加了一些设计需求,比如无状态验证(最终将对全分片链有很大帮助)。但这毕竟是竞争。
NEAR团队是否继续专注于通过分片实现L1可扩展性,是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问题。虽然他们正在努力开发其他新的高级功能(例如DA和ZK证明),但仍落后于路线图规划,因此有理由感到担忧。
总而言之,NEAR是一个很棒的区块链,而且处于行业技术的最前沿。相比之下,比特币和以太坊仍处于石器时代(老旧)。
忽略NEAR的弊端,因为其显然代表了加密的未来。
相关阅读:LD Capital: 重回AI的NEAR,叠加多重叙事或迎来价值发现?
文章来源互联网:区块链资讯
文章评论